乐活生活网

警惕虚假“种草”披上“隐身衣”

admin 2023年10月23日 51019

虽然相关各方不断加强监管打击虚假“种草”行为,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虚假“种草”正在从直接化、浅层化向着隐蔽化、深层化发展,给自己偷偷披上了“隐身衣”。想要遏止这种隐晦的虚假“种草”,必须多方共同发力整顿。

警惕虚假“种草”披上“隐身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警惕虚假“种草”披上“隐身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余明辉

“种草笔记”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重要内容,从社交平台到电商平台甚至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是“种草笔记”等经验分享类帖子的发布地。很多网友会追捧那些不涉及具体产品、服务或商家的“种草笔记”,觉得可信度高。但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有些看似不含利益的“经验分享”背后,却有一条隐秘的利益链。

网络流行语“种草”大致可以理解为通过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推荐事物给其他人,使其他人对其感兴趣或喜欢。“种草”源于时下消费者在真正消费前,大都有货比三家的习惯,愿意听听“过来人”的建议。正是瞄准这一需求,很多UGC(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异军突起,催生了过亿级别的内容分享社区、消费决策平台。近年来,各种“网红探店”“美食好物种草”等分享内容在网络流行,成为深刻影响年轻人的“购物指南”。

基于真实情况分享的“种草”本无可厚非,反而一定程度上利于消费者进行选择。然而,在利益诱惑下,代写代发、自写自发等虚假“种草”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各界长期呼吁和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往那种让人一看就有直接利益引流嫌疑的虚假“种草”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一些看似不含利益实质却充斥着隐秘利益的“经验分享”。

例如有些“探废”博主看似为他人着想,分享的帖子中只有照片,没有地址,还提醒粉丝“现场危险,不建议前往”。但是,在他们的另一些分享帖中,却是各种商业推广,包括新开业的商场、店铺、景点等。还有前不久被广泛关注的“旅游一床难求可去医院急救室过夜”经验分享,被很多医生身份的网友辟谣,认为是“一派胡言”。如此操作的本质,就是用客观却存在的分享内容吸引粉丝和关注度,再基于此从事营销获得利益。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虽然相关各方不断加强监管打击虚假“种草”行为,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虚假“种草”正在从直接化、浅层化向着隐蔽化、深层化发展,给自己偷偷披上了“隐身衣”。想要遏止这种隐晦的虚假“种草”,必须多方共同发力整顿。“种草”发布平台要加强对“虚假‘种草’不但损害消费者利益,根本上也不利于平台健康持续发展”的认识,自觉对虚假“种草”说“不”,并积极完善审核策略,及时发现隐晦的虚假“种草”并进行下架等处理;有关单位可以针对网络“种草”出台专门规定,进一步挤压、扫除虚假“种草”产生的灰色空间;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和追责力度,让涉嫌虚假“种草”的发布者、平台、背后利益方付出代价,提高其违法成本,切实遏制此类行为。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余明辉

责任编辑:品一

推荐阅读:

直播助农诚信为本

青岛实现狂犬病城乡同步免疫

夜游市场规模将达一点五七万亿元 夜间文旅释放消费潜力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启动

“双11”观察:“血拼”低价,真便宜吗?

太行山村筑路人 用石头与大山对话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国有重点企业优秀管理经验实践成果交流大会即将在京举行

特色种养殖产业助力文旅消费新活力

广东首批“智能化+自助式”工会爱心驿站揭牌启用

天津:金秋送岗助就业

评论关闭
西平县获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