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生活网

刀笔耕砚田 砚都传非遗

admin 2023年10月28日 63063

原标题:刀笔耕砚田 砚都传非遗

刀笔耕砚田 砚都传非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月26日,在广东肇庆柳新祥端砚艺术馆,柳新祥(左)和儿子柳飞在讨论端砚作品。

广东肇庆的端砚,与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端砚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新祥,江苏泰兴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拜名师学习木雕工艺,后在北京从事我国历代古砚、名家藏砚、“宫廷御用砚”修复、仿制和研究工作。1983年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到肇庆,从事端砚设计制作等工作。

40多年来,柳新祥充分发挥自身制砚技艺特长和对古砚的研究,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其端砚作品风格独特、古朴厚重,刀法细腻逼真,多个作品被北京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广东省博物馆、肇庆市博物馆等永久收藏。

多年来,柳新祥坚持端砚技艺的传承,收徒百余人,多人成为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义务为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生以及端砚爱好收藏者授课百余场;捐献端砚作品50余件。

柳新祥表示,端砚文化不但要传承而且要创新,给更多受众提供精美艺术作品。

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10月10日,在广东肇庆柳新祥端砚艺术馆,柳新祥讲解“仿西周·簠形双狮戏球套砚”的特点。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10月26日,在广东肇庆端砚文化村的加工车间,柳新祥在给肇庆学院的实习生示范端砚雕刻技法。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10月26日,在广东肇庆柳新祥端砚艺术馆的工作室,柳新祥在端砚上精雕细琢。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10月26日,在广东肇庆柳新祥端砚艺术馆,柳新祥在布置端砚作品。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10月26日,在广东肇庆端砚文化村的加工车间,柳新祥给肇庆学院的实习生讲授示范端砚雕刻技法。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10月26日,在广东肇庆柳新祥端砚艺术馆的工作室,柳新祥(左)和儿子柳飞探讨端砚制作技艺。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这是柳新祥端砚作品雕刻的飞龙形象及端砚独特的石眼(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柳新祥端砚作品绿端“国色天香砚”的局部。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来源:新华社

作者:

责任编辑:品一

推荐阅读:

上塘街道瓜山未来社区广场一角

西平县获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2023重阳登高节”在东莞观音山举行

太行山村筑路人 用石头与大山对话

“盲盒饮像厅”“HELLO盲盒咖啡”被质疑

谨防理财产品“飞单”陷阱

景区不准游客自行拍照?“外包”别丢了法治边界

中国工业报社能源与双碳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国有重点企业优秀管理经验实践成果交流大会即将在京举行

吉林长春迎初雪

评论关闭
民俗主题街区丰富游客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