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生活网

借科普导流 警惕医托拉客新方式

admin 2023年10月24日 70909

遇到身体不适或突然受伤时,不少人习惯上网查阅相关疾病或健康的信息。当下,在互联网上,健康类信息检索查询需求旺盛。殊不知,在一些社交平台以及搜索引擎平台上,科普内容经常被用来给一些医疗机构广告导流。在同一页面上,医师的健康科普内容下面经常会出现包含功效的医疗广告,诱导人们在阅读科普文章时点开。由于披着科普的外衣,这些医疗广告更具迷惑性。

借科普导流 警惕医托拉客新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借科普导流 警惕医托拉客新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借科普导流 警惕医托拉客新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网上阅读医疗科普文章、视频,是当前人们了解疾病知识的一大途径。现在,一些语言生动活泼、提供具体病例的医疗科普账号广受关注。相关部门也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线上医疗科普工作,原因就在于这种方式契合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借科普导流 警惕医托拉客新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借科普导流 警惕医托拉客新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部分文章挂羊头卖狗肉,名义上是健康科普,实际上却是医疗软广,为医疗机构物色和导流患者。如此“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人们被迷惑的可能性大增。倘若真照着这类科普文章的“指引”去看病,就可能掉进医疗欺诈的陷阱当中。接受低质量的诊疗,不仅病治不好,反而会导致看病钱被骗走。

此外,“伪科普”为了自圆其说,往往生搬硬套,错漏在所难免。科普这件事,接受错误的知识容易,消除错误知识的影响却很难。这让那些想认真通过这种形式普及医学知识的人,极难获得社会的认可与信任。

《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规定,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相关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地址、联系方式、购物链接等内容。此外,2021年11月,多部门联合发布《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对医务人员帮助打广告和促销行为进行约束。

可见,在医疗广告方面并不缺乏法规,但对于以科普进行软广的新型医托行为,监管还须尽快拿出针对性强的举措,尽早遏止其发展势头。传统的医托是多人配合在医院里物色患者,一人假装同病相怜,另一人假装热心帮助,“唱双簧”唆使患者到黑诊所看病。如今在网上借科普之名行引流之实的做法,是一种新的医托形式。医托利用了互联网,不仅波及面更广、隐蔽性更强,而且对患者的误导也更深远,伤害更大。

打击医托,既要针对线下的“实托”,更要针对类似线上的“虚托”,进一步维护好医疗秩序和患者的利益,也让真正的医疗科普文章能够更好发挥普及医学知识和提升民众健康素养的作用。(罗志华)


来源:光明网

作者:罗志华

责任编辑:品一

推荐阅读:

尉氏县大桥乡: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进社区 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老人心理精神出问题,最缺的其实是这俩字

世界骨松日中国主题发布:强肌健骨,防治骨松

“国培计划(2023)”中西部骨干项目襄阳市小学数学学科优秀教师研修班

勇做世界商务邮轮开拓者

“丰盈太极平台 弘扬中华文化” —— 2023全民太极大会在北京园博园举办

长治市景区面向北京市民免门票

“2023重阳登高节”在东莞观音山举行

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首届塔里木文化旅游节开幕

2023年“冬日胜景”全国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新疆和田举办

评论关闭
第三届嘉庚论坛在厦门集美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