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需警惕

中国青年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杨亚飞 吴庆榜)利用信息网络侵犯他人财产,已成为犯罪分子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案件的新“增长点”。近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天津一中院”)通报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时,分析了涉未成年人案件呈现的新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有所增加;未成年被告人呈低龄化趋势,主要集中在15-17周岁。

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需警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1年以来,该院共审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396件,婚姻家庭案件占比大,案件反映出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案件审理中发现,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家庭亲密关系缺失、父母间的冲突、遭受欺凌等事件,均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天津一中院副院长刘莉说。

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需警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一起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16岁小田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对孩子疏于管教。因为家庭温暖与家庭监护缺失,在利益诱惑下,小田开始为他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提供银行卡、帮助转移赃款,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需警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案件中家庭监护缺失问题,天津一中院向小田的父母发出首份《家庭教育令》,明确监护人应切实履行监护职责,除为孩子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外,还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像这样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的案件,近年来有所增加。刘莉说,通过信息网络侵犯他人财产,是犯罪分子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案件新的“增长点”。

刘莉表示,要坚持以司法保护促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协同发力,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责任编辑:品一

推荐阅读:

黄河三峡 秋景如画

不能放任环境监测花钱“包合格”

河北临西 金秋时节菊花香

城市更新 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视障阅览室里品书香

“后厨直播”让“舌尖上”的安全看得见

刀笔耕砚田 砚都传非遗

乡村篮球赛“点燃”县域经济

高原秘境美

特色种养殖产业助力文旅消费新活力

评论关闭
老街巷里的复古自行车展